临床医学
内镜下止血联合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蒋志锋 (1-2)
对比不同透析频率及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巧萍 (3-4)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对小儿癫痫的治疗价值 庞启明 (5-6)
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曲海燕 (7-8)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典型左心衰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 宫鹏飞 (9-10)
射频消融术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分析 张振翼,张欣,赵孟雷,霍浩然,袁增江 (11-12)
活血舒筋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效果分析 辛海斌 (13-14)
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莫琳慧 (15-16)
论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于庆花 (17-18)
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宋瑞青 (19-20)
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旺 (21-22)
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眶隔脂肪瓣治疗外伤性上睑下垂伴上睑凹陷临床效果分析 张敏珠[1],陈先凤[2] (23-24)
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应用咽部冰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曹军民[1],王婷[2] (25-26)
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的临床效果分析 蔡丽燕 (27-28)
硝酸甘油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秀琴 (29-30)
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宋丽姗 (31-32)
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赵琳 (33-34)
探讨孕产期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指导的临床效果 秦爱霞 (35-36)
老年高血压伴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的应用价值 周红霞[1],霍之英[2](通讯作者) (37)
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药学分析 程绪 (38-39)
PD-1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付娟,毕金玲,丁露,张家奎,黄勇(通讯作者) (40)
芪苈强心胶囊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合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律衰竭的临床分析 朱铭悦[1],柳芸菁[1],杨楠[1],侯善荣[2] (41-42)
比较入住ICU 24h与72h内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患者临床预后影响 罗安琴 (43)
论心内科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宋文奇 (44-45)
氨溴索联合细辛脑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并发症预防作用的临床研究 陈师,胡剑鹏,吴吉明(通迅作者) (46-4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研究 白磊,侯琳,邢娜,王富军 (49)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 王鹤云[1],刘唐誉[1],蓝育新[1],黄川洪[2] (50-51)
长效针剂对轻中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刘永春[1],解清颖[1],唐庆祥[2] (52)
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陈兰英 (53-54)
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对隐裂性牙髓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陈兴 (55)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临床疗效观察 陈兰英 (56-5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孙利伟,刘春霞 (58)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用于癫痫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跃霞 (59-61)
探讨左乙拉西坦口服液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效果及安全性 庞启明 (62-63)
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何靖,芶晓清 (64)
腹腔镜在妇科临床医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静 (65)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白磊,侯琳,邢娜,王富军 (66-67)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含量用于临床治疗的价值以及与乙肝病毒DNA的相关性探讨 邹雪姣[1][2],丁坤[2],于海峰[2],范璐[2],刘友德[1][2](通讯作者) (68-69)
护理医学
议舒适护理在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蕊 (70-71)
观察优质护理在腮腺肿瘤术后患者涎瘘中的应用效果 王莉 (72-73)
研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赵续芬 (74-75)
谈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吴桂林 (76-7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 翟雅维 (78)
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万方敏 (79-80)
瘢痕整形术后护理的效果 陈余蕾 (81)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屈莉,李姣(通讯作者) (82-83)
骨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无痛病房"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研究 闫少菲 (84-85)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卧床病人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效果 张春婷[1],邵倩[3],赵延杰[2],贾雯雯[3] (86-87)
多学科协作治疗与护理模式对压力性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晓松,葛洁明,李雪梅,陈桂芝,张卫红 (88-89)
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研究 赵延杰,孟娜,倪正平 (90-91)
乳腺癌放疗致局部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宋宇,杨昊(通讯作者),李雅琪,李晨霞 (92-93)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评价 乔玉美 (94-95)
阿帕替尼在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分析 郑爱林,朱海娇,陈青梅,王文珣,吴美玉 (96-97)
优质护理模式在肠梗阻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郭蒙蒙 (98-99)
基于循证支持的集束化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实践研究 张锋,江家金,雷庆玲 (100-101)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带状疱疹红光治疗的应用分析 陈旭 (102-103)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作用研究 吴静 (104-105)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保护的应用效果研究 曹兰婷 (106-107)
“互联网+”背景下延续性居家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王华 (108-109)
分析重症胰腺炎病患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效果及预后影响 粟宇,李德敏,吕金莎 (110-111)
医疗整形美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史景玉 (112-113)
综合护理人文关怀式术前谈话在整形美容科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史景玉 (114-115)
湿润烧伤膏联合俯卧位治疗护理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效果分析 吴敏 (116-117)
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现状分析与管理体会 黄霞 (118-119)
探析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用药方法的指导效果 狄鸳鸳 (120-121)
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效果 施国林 (122-123)
重症急慢性肾衰竭应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观察与护理综合分析 苏陈雪 (124-125)
疼痛护理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病人护理效果探讨 李洁,吴冕 (126-127)
预见性护理管理在产科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董青青,王小玲(通讯作者) (128-129)
风险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冯忠渭 (130-131)
浅谈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张芳 (132-133)
论著
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在眼底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红梅,阴丽丽,陶慧芳 (134-135)
阿托伐他汀钙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李亚丽 (136-137)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杨启勇 (138-140)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新生儿体格发育、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刘金秀 (141-142)
音乐聆听联合腹式呼吸放松疗法在诊断性刮宫术中的镇痛效果研究 郭玉峰,白满(通讯作者) (143-144)
胃息肉与HP感染及胃功能三项关联研究 季巍巍,王俊先,刘隽 (145-146)
三位一体服务模式预防控制肺结核(TB)的效果研究 赵霞 (147-148)
饮食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研究 罗苒 (149)
阿片类镇痛药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中的对比研究 眭晓渊 (150-151)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与运动功能预后评估相关性研究 蒋维青 (152-153)
决策辅助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梁贻琼,覃月彩,罗春清,梁金梅,宾飞玲 (154-155)
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短期效果观察 罗智,吴玉 (156)
索拉非尼与三氧化二砷延长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生存时间及AFP下降率研究 温江涛,许其威,张明慧 (157-158)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价值分析 张晓莲 (159-160)
医学心理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的良性发展和康复状况研究 贺光春 (161-162)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SAS、SDS评分影响评价 潘庆燕[1],刘锴[2] (163-164)
心理护理应激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 万方敏 (165-166)
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方维 (167-168)
医学教育
健康教育导向下的内科护理学教学策略研究 雷芝兵 (169)
论预防接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 姜淑芹 (170-171)
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施国林 (172-173)
健康教育对妇产科护理效果及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研究 徐丽 (174-175)
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 崔琴 (176-177)
基于慕课理念的留学生临床教学改革——以心血管内科为例 吴莉 (178)
肾穿刺活检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邱慧[1],李春月[2](通讯作者) (179-180)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妇科教学考核中的实施价值分析 芦艳丽,万莉,龚巍(通讯作者) (181-182)
分析微课导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检验教学中的效果 蒋廷旺,陆芬英,顾洁 (183-184)
谈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吴桂林 (185-186)
试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周艳[1],万显英(通讯作者)[2] (187)
探讨问题为导向教学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王晓英,彭陵 (188-189)
浅谈儿科临床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彭陵,王晓英 (190)
临床教学如何有机融入人文思政的实践体会 胡春燕 (191-192)
卫生管理
医院托管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主要效果研究 黄荣惠,张代英,丁玉辉 (193-194)
基层卫生健康深化“放管服”工作经验与思考 刘明辉,范伟峰 (195-196)
探析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的构建路径 胡成 (197)
观察社区全科护理的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王丽 (198-199)
精准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常峪文,周明明(通信作者),马莹莹 (200)
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指导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开展价值 高玉霞 (201-202)
老年居民社区健康管理的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曹静婷 (203-204)
泌尿外科手术病人合并内科疾病分布情况的调查研究 张德文,陈俊生,胡远维,陈嘉立,马戟(通信作者) (205-206)
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沈梦如 (207-208)
医疗卫生合作视角下食品营养和特色康养体系协同构建 吴胜男 (209)
信息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云霞 (210-211)
放射与影像
联合多种高分辨CT征象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评价 叶媛媛,巢惠民(通讯作者) (212)
产前超声征象评分法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 林毅 (213-216)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与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对于乳腺肿块性状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林志华,孟加榕(通讯作者) (217-218)
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腹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孙守军 (219-220)
超微血管显像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研究 陈沛芬,赖瑾瑜 (221-22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洪文敏,马红英(通讯作者) (22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胰腺癌的超声鉴别诊断 谢培利 (224-225)
技术与方法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护理分诊技术探讨 李默 (226-227)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公振宇 (228-229)
儿童正畸中早期肌功能矫治技术的应用探究 李娜,于曼 (230-231)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对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儿童哮喘控制评分的作用 周娟,韩文雯,范丽(通讯作者) (232-233)
通络养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高颖[1],王云凯[2],王秀玲[2],刘化峰[2],朱文叶[2] (234-235)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杜伟 (236-237)
骨科创伤术后病患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分析 马战利 (238-239)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 杨齐峰 (240-241)
探究于冠心病治疗中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有效性 任永丹 (242-243)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杜伟 (244-245)
典必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效果分析 方丽珍 (246-247)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焦虑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性分析 艾田妹 (248-249)
雌激素、来曲唑和绒促性素针联合用药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疗效对比 陈虓[1],景鑫[2](通讯作者) (250-251)
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郭蕊 (252-253)
臭氧水湿敷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急性湿疹的效果观察 肖玉凤,陈利远,田敏,王喜,韦蓉 (254)
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 周奉 (255-256)
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致放射性心包炎及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探究 许猛军,董海北(通讯作者) (257)
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郑紫磊[1],杜会博[2](通讯作者) (258-259)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刘洋,张浩良 (260-261)
视觉质量评估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倪双,郭海科 (262)
ERAS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 陈娟 (263-264)
奥美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治疗 王生龙,任金霞,焦德强 (265-266)
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蔡昱,李祖涛,徐江波,孙俊刚(通讯作者) (267-268)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杜琳喆 (269-270)
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分析 黄丹远 (271-272)
丁哌卡因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腰硬联合麻醉在初产妇镇痛中的应用 师正 (273-274)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AECOPD患者的应用体会 陈澍 (275-276)
对比分析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终末期肾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差异 田强 (277-278)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书考[1],宋丽[2] (279)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门诊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 高素珍 (280)
吸入疗法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靳丽 (281-282)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针灸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孙伟,贾志杰,刘雪辉,田霖,杨丽荣 (283)
中药加工炮制后的变化方法研究 付小平 (284-285)
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在肛肠术后便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寇稳稳 (286-287)
针灸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聂文斌 (288-289)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及其预后分析 汪胜红 (290-291)
中医辨证论治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徐玲春 (292-293)
中医护理与中药贴敷联合应用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郝静,李红霞,刘俊丽,庞红翠,李海霞 (294-295)
丹参川芎嗪针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文豪 (296)
观察天麻钩藤饮、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眩晕症疗效及改善DHI、ET-1作用 陈丽杰 (297-298)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孙家典 (299)
中医临床路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于学元 (300-301)
黄药伤科胶囊合补肾壮骨汤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治疗作用分析 陈光华 (302)
中医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洪超,刘妍妍,刘博,王燕燕,刘满君(通讯作者) (303-304)
加减小青龙汤对外寒内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王瑞艳 (305-306)
医药论坛
探讨正畸联合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效果分析 匡正 (307-308)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勇 (309)
探讨MEPs监测的不同警报标准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毛伟强,徐立新 (310-312)
妇科炎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赵琳 (313-314)
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张志敏 (315-316)
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细菌性肝脓肿的时机选择 许刚 (317)
胰友同伴支持程序在不达标糖尿病人中的应用 罗娇红 (318-319)
基于三重四级杆高分辨质谱系统的雷酚内酯在大鼠体内代谢途径分析 白宇[1],代继华(通讯作者)[2],刘柏林[1],段华安[1],李容[1] (320-32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近端解剖钢板的疗效分析 鲁成军 (323-324)
车祸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途中转运方案及措施 钟怡 (325)
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度的影响 张建梅 (326-327)
罗哌卡因联合玻璃酸钠在肩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超前阵痛的疗效 焦佼,孙祯杰 (328-329)
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 李永芳 (330)
外泌体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李一铎 (331-332)
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闫虹,杨昊(通讯作者),王利鑫,李雅琪 (333)
浅谈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李娜 (334-335)
信息化预警模式在提高静脉用药安全中的应用 李敬红 (336)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 哈赛 (337-338)
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探讨 袁峰 (339-340)
论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刘坤,胡婧,周玉玲(通讯作者) (341)
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探析 申改玲 (342-343)
活性宫内节育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应用价值 吴瑞萍 (344-345)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休养员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分析 居芳 (346)
对比分析24h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中应用价值 何晴[1],谢金霞[2] (347-348)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黄慧洁,武彦秋,赵宏伟,张慧杰 (349)
心智觉知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积极作用 程庆 (350-352)
不同手术方式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术后放疗的疗效影响 董海北,郭雯雯(通讯作者) (353-354)
骨科患者伤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陈日寿,段俊林(通讯作者),陈伟,黄祖辉,刘亮洪 (355-356)
康复医学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针灸结合中医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宋秋玲,廉菲菲 (357-358)
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对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康复效果影响 徐军[1],张克远[2] (359-360)
措施对新生儿肺炎康复速度的影响研究 魏英 (361-362)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作用的观察 偶鹰飞,刘芳,顾茜,叶强,王阳春 (363-364)
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康复护理的措施及其对患者的影响 黄琴 (365)
探究香麻汤在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潘岩[1],宋聚星[1],刘晨溪[1],王珏[2],王欢[3] (366-367)
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手术管理中的应用及展望 刘妮平,陈昌益 (368-369)
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万丽,李滢,武亮(通信作者) (370-371)
病例报告
80例高龄二胎孕产妇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效果评估 杨燕 (372)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3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彭帅羚,杨海燕 (373-374)
20例全腹腔镜下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吴婵,何国龙,万静雯 (375)
一例抗NMDAR型脑炎伴畸胎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阮珊珊 (376-377)
CT及MRI影像学诊断静脉性脑栓塞64例分析 姜波,薛婷 (378)
医源性副神经损伤康复治疗1例并思路探讨 张欣悦[1],皮治强[1],周浩[2],唐奇[1](通讯作者) (379-380)
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赵立玲 (381-382)
丙泊酚联合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50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卢威 (383-384)
综述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中医康复研究进展 覃远菊 (385-386)
口腔正畸治疗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陈秋兰 (387-38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病理性心肌重构中的研究进展 项心力[1],陈慧楠[2] (389-390)
益母草治疗痛经研究进展 陈晓晓 (391-392)
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与Ⅰ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邓小艳 (393)
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进展 朱欢 (394-397)
医药检验
血清CG、TBA及AFP-L3的表达水平对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对肝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 李惠 (398-399)
PowerPlex? 21 System试剂盒在亲权鉴定中的应用评估 刘吉平,郭丽,陈世宾,黄永娇 (400-401)
淋球菌对五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及营养型分布 于刚 (402-403)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辉 (404-405)
LDHA?Ki67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 阿不都许库尔·吾买尔,米贺丽·米吉提,迪丽努尔·加列 (406)
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廉冬梅 (407)
对于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结果分析 刘艳 (408-409)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tau和Aβ1-42蛋白的检测意义 王亚男,王静云,王俐滢,王彩妍,胡日光 (410)
微生物检验在肺部曲霉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张淑丽 (411-412)
医院药事
综合医院转型为中医医院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李颖 (413)
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 罗静,许泽洁(通讯作者) (414-415)
激励制度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李颖 (416)
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调查分析与研究 肖艳伟[1],刘莉[2] (417-420)
医院文化建设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以北京中医医院医院文化建设为例 赵文嘉 (421-422)